掃描關注微信
          知識庫 培訓 招聘 項目 政策 | 推薦供應商 企業培訓證書 | 系統集成/安裝 光伏組件/發電板 光伏逆變器 光伏支架 光伏應用產品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當前位置: 首頁 » 資訊 » 知識 » 正文
           
          《收藏》光伏運維的20個計算公式
          日期:2023-08-11   [復制鏈接]
          責任編輯:sy_luxiaoyun 打印收藏評論(0)[訂閱到郵箱]
          1.轉換效率

          η= Pm(電池片的峰值功率)/A(電池片面積)×Pin(單位面積的入射光功率)
          其中:Pin=1KW/㎡=100mW/cm²

          2.充電電壓

          Vmax=V額×1.43倍

          3.電池組件串并聯

          3.1電池組件并聯數=負載日平均用電量(Ah)/組件日平均發電量(Ah)

          3.2電池組件串聯數=系統工作電壓(V)×系數1.43/組件峰值工作電壓(V)

          4.蓄電池容量

          蓄電池容量=負載日平均用電量(Ah)×連續陰雨天數/最大放電深度

          5.平均放電率

          平均放電率(h)=連續陰雨天數×負載工作時間/最大放電深度

          6.負載工作時間

          負載工作時間(h)=∑負載功率×負載工作時間/∑負載功率

          7.蓄電池

          7.1蓄電池容量=負載平均用電量(Ah)×連續陰雨天數×放電修正系數/最大放電深度×低溫修正系數

          7.2蓄電池串聯數=系統工作電壓/蓄電池標稱電壓

          7.3蓄電池并聯數=蓄電池總容量/蓄電池標稱容量

          8.以峰值日照時數為依據的簡易計算


          8.1組件功率=(用電器功率×用電時間/當地峰值日照時數)×損耗系

          損耗系數:取1.6~2.0根據當地污染程度、線路長短、安裝角度等

          8.2蓄電池容量=(用電器功率×用電時間/系統電壓)×連續陰雨天數×系統安全系數

          系統安全系數:取1.6~2.0,根據蓄電池放電深度、冬季溫度、逆變器轉換效率等

          9.以年輻射總量為依據的計算方式


          組件(方陣)=K×(用電器工作電壓×用電器工作電流×用電時間)/當地年輻射總量

          有人維護+一般使用時,K取230;無人維護+可靠使用時,K取251;無人維護+環境惡劣+要求非??煽繒r,K取276。

          10.以年輻射總量和斜面修正系數為依據的計算

          10.1方陣功率=系數5618×安全系數×負載總用電量/斜面修正系數×水平面年平均輻射量

          系數5618:根據充放電效率系數、組件衰減系數等:安全系數:根據使用環境、有無備用電源、是否有人值守等,取1.1~1.3。

          10.2蓄電池容量=10×負載總用電量/系統工作電壓;10為無日照系數(對于連續陰雨不超過5天的均適用)。

          11.以峰值日照時數為依據的多路負載計算

          11.1電流

          組件電流=負載日耗電量(Wh)/系統直流電壓(V)×峰值日照時數(h)×系統效率系數

          系統效率系數:含蓄電池充電效率0.9,逆變器轉換效率0.85,組件功率衰減+線路損耗+塵埃等0.9,具體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。

          11.2功率

          組件總功率=組件發電電流×系統直流電壓×系數1.43

          系數1.43:組件峰值工作電壓與系統工作電壓的比值。

          11.3蓄電池組容量

          蓄電池組容量=【負載日耗電量Wh/系統直流電壓V】×【連續陰雨天數/逆變器效率×蓄電池放電深度】

          逆變器效率:根據設備選型約80%~93%之間:蓄電池放電深度:根據其性能參數和可靠性要求等,在50%~75%之間選擇。

          12.以峰值日照時數和兩段陰雨天間隔天數為依據的計算方法


          12.1系統蓄電池組容量的計算

          蓄電池組容量(Ah)=安全次數×負載日平均耗電量(Ah)×最大連續陰雨天數×低溫修正系數/蓄電池最大放電深度系數

          安全系數:1.1-1.4之間:低溫修正系數:0℃以上時取1.0,-10℃以上取1.1,-20℃以上取1.2:蓄電池最大放電深度系數:淺循環取0.5,深度循環取0.75,堿性鎳鎘蓄電池取0.85。

          12.2組件串聯數

          組件串聯數=系統工作電壓(V)×系數1.43/選定組件峰值工作電壓(V)

          12.3組件平均日發電量計算

          組件日平均發電量=(Ah)=選定組件峰值工作電流(A)×峰值日照時數(h)×斜面修正系數×組件衰減損耗系數

          峰值日照時數和傾斜面修正系數為系統安裝地的實際數據:組件衰減損耗修正系數主要指因組件組合、組件功率衰減、組件灰塵遮蓋、充電效率等的損失,一般取0.8。

          12.4兩段連續陰雨天之間的最短間隔天數需要補充的蓄電池容量的計算

          補充的蓄電池容量(Ah)=安全系數×負載日平均耗電量(Ah)×最大連續陰雨天數

          組件并聯數的計算:

          組件并聯數=【補充的蓄電池容量+負載日平均耗電量×最短間隔天數】/組件平均日發電量×最短間隔天數

          負載日平均耗電量=負載功率/負載工作電壓×每天工作小時數

          13.光伏方陣發電量的計算

          年發電量=(kWh)=當地年總輻射能(KWH/㎡)×光伏方陣面積(㎡)×組件轉換效率×修正系數。P=H·A·η·K

          修正系數K=K1·K2·K3·K4·K5

          K1組件長期運行的衰減系數,取0.8;K2灰塵遮擋組件及溫度升高造成組件功率下降修正,取0.82;K3為線路修正,取0.95;K4為逆變器效率,取0.85或根據廠家數據;K5為光伏方陣朝向及傾斜角修正系數,取0.9左右。

          14.根據負載耗電量計算光伏方陣的面積

          光伏組件方陣面積=年耗電量/當地年總輻射能×組件轉換效率×修正系數A=P/H·η·K

          15.太陽能輻射能量的轉換


          1卡(cal)=4.1868焦(J)=1.16278毫瓦時(mWh)

          1千瓦時(kWh)=3.6兆焦(MJ)

          1千瓦時/㎡(KWh/㎡)=3.6兆焦/㎡(MJ/㎡)=0.36千焦/厘米(KJ/cm)

          100毫瓦時/厘米(mWh/cm)=85.98卡/厘米(cal/cm)

          1兆焦/米(MJ/m)=23.889卡/厘米(cal/cm)=27.8毫瓦時/厘米(mWh/cm)

          當輻射量的單位為卡/厘米:年峰值日照時數=輻射量×0.0116(換算系數)

          當輻射量的單位為兆焦/米:年峰值日照時數=輻射量÷3.6(換算系數)

          當輻射量單位為千瓦時/米:峰值日照小時數=輻射量÷365天

          當輻射量的單位為千焦/厘米,峰值日照小時數=輻射量÷0.36(換算系數)

          16.蓄電池選型

          蓄電池容量≥5h×逆變器功率/蓄電池組額定電壓

          17.電價計算公式

          發電成本價格=總成本÷總發電量

          電站盈利=(買電價格-發電成本價格)×電站壽命范圍內工作時間

          發電成本價格=(總成本-總補貼)÷總發電量

          電站盈利=(買電價格-發電成本價格2)×電站壽命范圍內工作時間

          電站盈利=(買電價格-發電成本價格2)×電站壽命范圍內工作時間+非市場因素收益

          18.投資回報率計算

          無補貼:年發電量×電價÷投資總成本×100%=年回報率

          有電站補貼:年發電量×電價÷(投資總成本-補貼總額)×100%=年回報率

          有電價補貼及電站補貼:年發電量×(電價+補貼電價)÷(投資總成本-補貼總額)×100%=年回報率

          19.光伏方陣傾角角度和方位角角度


          19.1傾斜角

          緯度 組件水平傾角

          0°-25° 傾角=緯度

          26°-40° 傾角=緯度+5°-10°(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采取+7°)

          41°-55° 傾角=緯度+10°-15°

          緯度>55° 傾角=緯度+15°-20°

          19.2方位角

          方位角=【一天中負荷的峰值時刻(24h制)-12】×15+(經度-116)

          20.光伏方陣前后排間距:

          D = 0.707H /tan [ acrsin ( 0.648cosΦ- 0.399sinΦ) ]

          D:組件方陣前后間距

          Φ:光伏系統所處緯度(北半球為正,南半球為負)

          H:為后排光伏組件底邊至前排遮擋物上邊的垂直高度

          原標題:《收藏》光伏運維的20個計算公式
           
          掃描左側二維碼,關注【陽光工匠光伏網】官方微信
          投稿熱線:0519-69813790 ;投稿郵箱:edit@21spv.com ;
          投稿QQ:76093886 ;投稿微信:yggj2007
          來源:光伏聯播
           
          [ 資訊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 [ 告訴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關閉窗口 ]
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圖文新聞
           
          熱點新聞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論壇熱帖
           
           
          網站首頁 | 關于我們 | 聯系方式 | 使用協議 | 版權隱私 | 網站地圖 | 廣告服務| 會員服務 | 企業名錄 | 網站留言 | RSS訂閱 | 蘇ICP備08005685號
           
         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五月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