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中,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張云明在2023中國算力(基礎設施)大會新聞發布會上介紹,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,2022年我國算力核心產業規模達到1.8萬億元。算力每投入1元,將帶動3至4元的GDP經濟增長。
10月8日,工業和信息化部、中央網信辦、教育部、國家衛生健康委、中國人民銀行、國務院國資委等六部門聯合印發《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》,提出了“綠色低碳,安全可靠”的基本原則,并對“算力+工業”、“算力+能源”賦能以及綠色低碳算力等領域任務進行了部署。
一、基本原則之“綠色低碳,安全可靠”
該行動計劃提出“綠色低碳,安全可靠”的基本原則:堅持綠色低碳發展,全面提升算力設施能源利用效率和算力碳效(CEPS)水平。統籌發展與安全,進一步強化網絡、應用、產業鏈安全管理和能力建設,構建完善的安全保障體系。
二、重點任務之“算力+工業”、“算力+能源”、綠色低碳算力
該行動計劃部署了“算力+工業”、“算力+能源”賦能以及綠色低碳算力等領域任務:
在“算力+工業”方面,針對“智慧工廠”等場景數據實時計算要求,加快部署工業邊緣數據中心,推動算力賦能智能檢測、故障分析、人機協作等技術迭代,不斷提升不同工業場景業務處理能力。面向原材料、裝備制造、消費品、電子信息等領域,圍繞工業生產種類特性多、生產時間長、質量要求高等特點,以及安全污染隱患大、智能化水平低等難點,瞄準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,逐步構建工業基礎算力資源和應用能力融合體系,滿足不同類型工業企業在研發設計、生產制造、倉儲物流、營銷服務等方面的算網存用需求,推動工業企業技術改造、降本增效和綠色化轉型,加快推進算力賦能新型工業化建設應用。
在“算力+能源”方面,加快建設能源算力應用中心,支撐能源智能生產調度體系,實現源網荷互動、多能協同互補及用能需求智能調控。推動鼓勵龍頭企業以綠色化、智能化、定制化等方式高標準建設數據中心,充分利用現有能源資源優勢,結合自身應用需求,提供“能源流、業務流、數據流”一體化算力。
在促進綠色低碳算力發展方面:
1. 提升資源利用和算力碳效水平。持續開展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建設,鼓勵企業加強綠色設計,加快高能效、低碳排的算網存設備部署,推動軟硬件協同聯動節能。支持液冷、儲能等新技術應用,探索利用海洋、山洞等地理條件建設自然冷源數據中心,優化算力設施電能利用效率、水資源利用效率、碳利用效率,提升算力碳效水平。
2. 引導市場應用綠色低碳算力。積極引入綠色能源,鼓勵算力中心采用源網荷儲等技術,支持與風電、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融合開發、就近消納,逐步提升算力設施綠電使用率。加快探索構建市場導向的綠色低碳算力應用體系,推動業務模式、計費模式和管理模式創新。
3. 賦能行業綠色低碳轉型。推動算力設施在工業等重點行業發揮應用賦能作用,支撐行業數據分析、動態監測、工藝優化等生產環節創新,促進企業經營活動數字化、智能化發展,助力行業節能減排,構建“算力+”綠色低碳生態體系,降低社會碳排放總量。
部署算力綠色低碳行動:一是開展綠色低碳技術、算力碳效模型等研究,開展綠色低碳算力園區評價,發布算力設施綠色低碳發展年度報告。二是構建算力中心、算力應用“碳中和等級”能力指標體系,開展算力設施、算力應用碳效核查與評估。三是引導供電、制冷、服務器、網絡、存儲等產業鏈各環節梳理核算碳足跡,發布創新低碳產品與解決方案目錄,推進算力應用全產業鏈節能減排。
三、主要目標之在能源領域打造30個以上應用標桿
根據該行動計劃,到2025年,計算力方面,算力規模超過300 EFLOPS,智能算力占比達到35%,東西部算力平衡協調發展。運載力方面,國家樞紐節點數據中心集群間基本實現不高于理論時延1.5倍的直連網絡傳輸,重點應用場所光傳送網(OTN)覆蓋率達到80%,骨干網、城域網全面支持IPv6,SRv6等創新技術使用占比達到40%。存儲力方面,存儲總量超過1800EB,先進存儲容量占比達到30%以上,重點行業核心數據、重要數據災備覆蓋率達到100%。應用賦能方面,打造一批算力新業務、新模式、新業態,工業、金融等領域算力滲透率顯著提升,醫療、交通等領域應用實現規?;瘡椭仆茝V,能源、教育等領域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。每個重點領域打造30個以上應用標桿。
原標題:六部門聯發1.8萬億產業利好政策!和能源電力有何關系?